京城商业活动频繁,功名晚上仍然热闹非凡。功名 九天九夜的功名会试结束十天了,明天是功名揭榜日! 谢超无心游玩,功名他入住的功名地方都是从各地赶来考试的乡贡,在放榜的功名前一天晚上,就会有各种“内部”消息传出来。功名 这些乡贡都兴奋得睡不着觉,功名一边打听消息,功名一边焦急地等待放榜,功名他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,功名点了花生米,功名盐豆等下酒菜,功名一边温酒一边热烈讨论。功名 乡贡绝大多数是寒门子弟,他们很不喜谢超的丑陋和狂傲,也不喜欢穿着破烂“有辱斯文”的冯道。当然,冯道得到谢超的资助后已经换了新的青衫和新的鞋子。 谢超也不喜欢他们,没有跟他们交流的欲望,只跟冯道聊了两句,这冯道倒是信心十足,好像明天金榜题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样。 谢超没有通宵不睡的打算,跟冯道分别后,回房打坐修炼了两个时辰,就入睡了。 不得不说,这家伙心态还是挺好的。因为谢超也觉得自己十之八九是会榜上有名的。 帝都东临沪水,北枕渭水,前朝就已经将龙首、永安、清明等渠引入城内,本朝又引潏水入城,并引进内苑。朝廷还进一步扩大沪水的入水量,增加城东南曲江池的储水量,使曲江池成为京城的著名风景区。 曲江池面积达到七十万平方米,这就使城市面貌大大美化。所以,帝都虽然地处西北,却不少亭台楼榭,小桥流水,城市很美。 但是这一群科举考生们却无心欣赏帝都凌晨美景。太阳还未升起之时,他们就早早来到放榜地点,着急等候。 帝都宏伟的规模,整齐的布局,宽敞的街道,以及遍布城区的水渠、池塘,在晨光初现之时,显得特别静谧而又赏心悦目。 白天热闹非凡,此时的静谧却更加增添学子们紧张的心情。金榜题名,平步青云,衣锦还乡;若是落榜,灰溜溜回故乡,第二次机会就是三年之后了,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年可等待? 特别是几个年过半百的乡贡,心情忐忑不安,不停用手绢给稀疏头发的脑袋擦汗。这些人用谢超现代词语来说,他们都是“老扑街”了,再扑一次,基本也就没机会了。 放榜地点是在礼部南边的院子。 黎明时分,一个身着官服的人领头从礼部出来,身后跟着一群人敲锣打鼓,招呼大家来看。考生们一拥而至,赶到榜文前面凑上头去寻找自己的名字。 谢超也心急,但是不想跟人挤来挤去,太过庸俗,所以他故意走在人群后面,内心虽然焦急,却又装作若无其事,静静等待人群散去,冯道这下子也学他新认的大哥,故意吊在后面,但是谢超却发现这少年满脸紧张,手心不断擦拭衣服。 科举考试结果公布了,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 金榜题名者,有人放声大笑,高唱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也有人放声大哭,或者静悄悄抹眼泪。如果仔细观察,那些抹干眼泪就脚步轻快离开的,多半也是榜上有名者,这叫喜极而泣。而另外一些抹完眼泪,脚步沉重离开,留下没落身影的就是名落孙山者。 谢超开始心怀忐忑,然后冷眼旁观,再然后饶有兴致看着考生带着各种表情陆陆续续离开,不由得又开始紧张起来。 金榜题名的概率并不高,若是从全国各地县城初考秀才算起,就是万里挑一。就算是从省级乡贡算起,帝京考生也只是几千人挑选几十个上榜。 所以,得意者少,失意者多。 谢超等到天明,考生陆续散去,而周边百姓还未起床围观之时,跟冯道凑上去看榜,此时他的心情是紧张而激动的。虽然自信可以上榜,但是具体会排到哪个名次呢?是状元还是名列前茅还是排名靠后? 先看榜单第一行,这是一甲排名,总共有三个:状元,榜眼,探花?额。。。没有我的名字?漏写了吧?谢超脑子有点懵圈了,额头冒汗。虽然不是一甲不能得赐三四品官员,二甲也行,至少二甲可以得赐五六品官员,可以跟诛邪庸的云中牙将平齐。 急急忙忙再往下看第二行,二甲排名十个,还是没有自己的名字? 不行,再看一遍,慢一点看。谢超,谢超,谢超。。。。。我靠,没有!! 不会弄错了吧。谢超一颗心沉了下去,发挥挺好的啊,怎么会这样? 难道排名在三甲,三甲就只能低于五品了,丢人啊。 不管怎么样,能上榜就已经为祖宗争光了,他们谢家可从来没有出进士,哪怕是三甲进士,也够吹一辈子了,只不过起点稍微低一点。 他仔仔细细看完榜单,三甲有二十名,竟然也没“谢超”两个字!! 谢超落榜了!! 这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,此时一会儿气愤,一会儿羞愧,跟家人夸了海口,跟京城大儒皮日休夸了海口,还跟刚刚结识的诛邪庸和冯道夸了海口。 结果牛皮吹大了,被残酷现实打脸了? “对,冯道的名字好像出现过”,谢超突然想到,刚刚跟其他举人一样专注找自己的名字,主动忽略三甲之名了。 再仔细看,冯道竟然是“三甲之探花!!” 此时的冯道正眉开眼笑,怔怔发呆。他才十六岁,高中探花!! 状元郎是国子监门生,名叫马殷。马家是大岩帝国的大家族,虽然比不上钱家,却也是文官辈出的大家庭。 谢超眼见冯道还在被巨大的喜悦冲击得发呆,浑然没注意谢超这边的囧况,突然自己非常丢脸,竟然不敢再跟冯道打招呼,无声无息骤然退后榜单时丈,一个转身,飞掠而去。 他不敢在京城逗留,怕碰到皮日休,怕碰到冯道,更怕碰到皮诺诺。 丢不起这个脸,UU看书 www.uukanshu.com 回曹州躲起来吧。 谢超当天就静悄悄离开了京城,冯道四处寻找,却没找到人影。冯道后面自然是知道谢超落榜了,只是没想到连一声招呼不打就离京了。 谢超来时意气风发,回时偃旗息鼓回。 此时比逃离波斯邸外那两个羞辱他的昆仑奴还尴尬,急匆匆如散家之犬,狼狈不堪。好在他轻功卓越,内劲浩如大海,日行两千里不在话下,只一天一夜就回到了曹州谢家。 谢家众人看见谢超表情就知道他落榜了,但是没人觉得大惊小怪,科举考试本身上榜者就少,很多皇亲国戚位高权重的大臣子弟,从国子监推荐出来的正规学子都未必能金榜题名,你一个边远县城的私盐贩子后代考不上才是正常的——这个地方从来就没有人考上过进士,更别说状元了。 母亲郑岚鼓励他“没什么大不了的,继续备考,三年后再来。有不少名人,都曾有过连续落榜的经历,比如李商隐,就连续考过五次进士才考中。我儿加把劲,明年一定能高中” 谢超摇头,说道,“经世治国,卖才情于社稷。恭身行道,付青春于黎民。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。但是我实在是没有兴趣了。” “如果你真的心灰意冷,不想再走科举这条路,也还有别的去处。你有举人身份,去给地方官担任幕僚吧。大诗人杜甫也曾经落榜,一直没高中过,后来给“剑南道”的剑南节度使当参谋。也是挺好的。我儿可以给河南道节度使做幕僚,我们打点一下,应该是问题的”郑岚提出一条文官出路。
更新时间:2023-02-02 04:39:11